发布时间:2024-05-05 09:31 文章来源: [ 返回 ]
无处不在的感觉统合——28天—3个月30天
不再像新生儿那么脆弱,但依然软嘟嘟的,这个时间的小宝宝可以说是最最好玩的了,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都很开心,手舞足蹈,跟妈妈的互动增多,整体还是需要完全依赖妈妈的照顾,活动范围也不大。
但是这个时期是原始反射整合的关键时期,小宝宝目前没有什么规律的手舞足蹈,会逐渐成熟为有意识控制的随意运动,而各种感觉信息的统合和运用是初级运动模式成熟的决定因素。
小宝宝们可是用努力地保持跟环境的互动,非常用心地位感觉统合发展创造条件呢
TUMMY TIME最重要
趴趴
趴趴不会损伤脖子或者脊柱,
即使宝宝头趴在床上没有抬起来也要趴趴,
1哪怕只有很短时间把头抬离床面,对TLR迷路反射成熟,STNR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上位和前庭-颈反射的出现也起着决定作用
家长们都普遍有疑问:宝宝一趴就哭,就不需要趴趴吧?等宝宝长大一点就自然会趴趴了啊
事实是:宝宝不一定会趴……
理想中宝宝应该是这样趴趴
或者月龄小点儿至少也是这样:
但很多时候是这样的
有些宝宝一趴两只胳膊就像飞机翅膀一样向两侧或向后伸展, 两条腿也是很用力伸得很直。这样的姿势在小月龄段出现是OK接受的,它是迷路反射伸展模式。
注意:可以接受,不是说是OK的。
这个姿势如果持续出现,意味着初级运动模式无法向更成熟的运动模式过渡,宝宝无法获得“上肢支撑将头抬得更高,双腿在上肢伸展时需要屈曲”这个系列的动作,提示宝宝在日后学习趴,坐,坐位转移都会受到影响;另外还提示宝宝前庭觉整合只停留在引起全身伸肌张力增高的阶段,无法生成前庭-颈反射/前庭-脊柱反射等高级姿势反射, 即无法生成有效的姿势控制和 姿势运用。
从开始引导宝宝趴趴可以先让宝宝趴在我们的身上,摆好用双肘支撑的姿势,我们用手在宝宝的肩膀和上臂的地方轻轻扶着,避免胳膊往外。我们的身体比左图中要更靠后一些,就好在60-45度之间,方便跟宝宝互动吸引宝宝用力抬头看向你的脸, 这个角度不会很大,宝宝稍长时间保持也不会很累,是对趴趴比较排斥的宝宝开始练习的好方法。
或者采用右图方式,直接躺下来,用手支撑住宝宝的躯干,让宝宝呈约45度倾斜的姿势
或者像上图一样让宝宝趴在腿上。
或者像上图一样让宝宝趴在腿上。但是!!!这个动作并不建议妈妈来做,生产完6个月内做这么强力的核心运动对盆底肌恢复是很不好的!!!建议由爸爸来进行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适合接受趴趴但时间不长的小宝宝,2个月左右可以开始尝试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对于有一定趴趴经验的宝宝,我们就可以在宝宝胸部放一个软垫做支撑。这个软垫的好处有4个方面:
1. 头和胸部抬离更高,但不费劲儿, 有精力去观察环境或跟家长互动
2. 便于宝宝双手在中线范围内活动,更利于手眼协调的发展
3. 更放松的趴趴,利于双下肢发展出屈曲模仿,为迷路反射向高级对成型紧张性颈反射过渡做准备,也为爬行奠定基础
4. 头部旋转范围增大,带动躯干旋转,促进Galant反射向高级的两栖反射过渡,为翻身和爬行做准备
跟感统的关系:
1、利于宝宝本体觉发展,对日后更复杂的运动发育有帮助
2、帮助前庭觉更成熟,不仅能识别重力和姿势的关系,还要能开启高级姿势反射;
3、利于手部精细运动的发展,方便大脑更早开始手部触觉地图的绘制。手部触觉地图在大脑中占地面积非常广泛,当然越早开始越好了。
一句话总结:趴趴是很重要的,要想办法让宝宝接受,而不是等着宝宝接受
吃手吃一起
如果你有一个什么都放进嘴里的宝宝,恭喜你,获得一个充满好奇热爱探索的宝宝。放进嘴里是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,这个观点说了很多很多边咯。“放”这个动作就是宝宝整合视觉-本体觉-触觉的经典。在宝宝无数次完成“拿-放”的循环中,上肢/手/手指/面部/口唇/舌部的身体地图,在大脑相应区域一遍一遍地描绘,越发精准。身体地图越精准,进行复杂运动的能力就越强。
简单说说视觉-本体觉-触觉在“吃玩具“过程中的整合:
首先看到物品:
视觉辨别距离和方向,指导胳膊和手向哪个方向伸展和伸多远,
然后辨别大小,手张开多大可以拿住物品,
还要辨别材质,预测需要多大的力量能维持一直拿着物品
拿住物品之后:
触觉准确辨别材质,反馈力量预测是否准确
本体觉执行决定,就用这么大的力量来拿
现在要“放到嘴里“:
身体地图(触觉和本体觉)告诉手应该向那个方向移动,
本体觉在移动时不断调节肌肉收缩和关节角度,让手接近嘴巴
本体觉同时还要提醒手和手指,不要放松,要一直拿住物品
口面部触觉提供反馈,放进嘴里一点点还是太多了,需不需要调整一下方向更舒适, 或者不太喜欢这个材质要换个咬咬等等
怎么做?
确保玩具可以放进嘴巴里, 没有色素,小零部件,细线/绳子等容易脱落的东西。宝宝可以趴着,也可以躺着
趴着玩,把玩具放在稍稍远离宝宝一些的地方,鼓励宝宝伸手努力够;过一段时间把玩具拿起来,鼓励宝宝抬手够,但开始不要太高啊,差不多5-10cm左右吧
躺着玩的时候,鼓励宝宝双手向中线的活动,引导宝宝上肢活动范围越来越大,可以先玩具放在偏左/右一些的地方,逐渐到正中间, 因为这个月龄的宝宝对双上肢的控制还没有特别灵活,试探动作还是很多,运动控制和稳定性也有待提高,先从偏向左/右开始会比较简单呢~。靠近中间后可以选用大一些的玩具鼓励宝宝双手抓住放嘴里。
当然你的脸可能时宝宝伸手去够的最强动机了
咿咿呀呀,社交小达人
宝宝开始注视妈妈的脸,跟妈妈互动,学妈妈的声音或好玩的表情,这样的宝宝简直软萌到你无法想象。重要的是,
宝宝开始注视妈妈的脸,跟妈妈互动,学妈妈的声音或好玩的表情,这样的宝宝简直软萌到你无法想象。重要的是,听觉-视觉-口面部本体觉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
怎么做?
找个宝宝觉得舒适的姿势,抱着,躺着,或者趴着
抱着
应该是效果最好的,宝宝可以全方位体会跟妈妈互动的乐趣,视觉,嗅觉,触觉,听觉,本体觉,开心极了。
当然平躺和趴趴只要宝宝接受都可以发挥同样的效果
我们首先要确保宝宝能看清我们的脸,别离的太远,差不多50-60cm的距离吧, 可以伸舌头,发出滑稽的声音,多重复几次后,停下来等待宝宝的回应,如果超过10秒宝宝没有回应,就再做一次,一定记得:要停下来等待宝宝回应啊
来点刺激,再来点温情
爸爸的活动 & 妈妈的活动 大PK
爸爸这时要充分发挥体力优势来赢得宝宝的喜爱,举高高啊,倒个立啊, 飞一个啊…..都OK啊~~只要范围不是特别大都是非常好的感统游戏呢。
钟摆摆动也是宝宝很爱的活动,拎着宝宝的胸肋部,左右摆动向钟摆一样,还要有一定时间的停留,看看宝宝会做出什么令你惊讶的动作吧。
宝宝的身体会向摆动方向蜷曲起来,尝试让自己回到直立状态, 这个就是前庭-脊柱反射的前身,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/头翻正反射/Galant等初级反射的整合形式。当然是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整合啦。
还可以怎么做?
一起趴趴向小船在水里摇摇晃晃,宝宝会跟随我们重心转移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和重心,当然是非常好的
一起趴趴向小船在水里摇摇晃晃,宝宝会跟随我们重心转移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和重心,当然是非常好的前庭姿势运用的练习啦。
刺激的活动增强前庭和本体整合,提高姿势控制和运用能力。那妈妈们擅长的温情满满的活动就没有帮助了嘛?当然不是!!
身体感知和身体地图就靠它——抚触和抱抱
身体地图是大脑对身体各个部位绘制的精细图表,脑内什么区域控制身体哪个部位,占用面积有多少。前面提过宝宝一遍遍重复动作可以提高身体地图的精确度,充分体现了本体觉的作用。还有一个感觉对身体地图做出接触贡献——触觉, 全身的整体的触觉最有帮助了。
怎么做?
拉着宝宝的手一起活动,大范围律动可以,小范围拍手也可以,跟随音乐或者自己哼歌就更好了,还可以提高
拉着宝宝的手一起活动,大范围律动可以,小范围拍手也可以,跟随音乐或者自己哼歌就更好了,还可以提高听觉-本体觉整合。
还可以拉着宝宝的小脚丫,左右晃动,或脚掌拍拍,或拉住宝宝胸前看看宝宝能不能抓住脚丫, 都是非常棒的触觉-本体觉整合游戏。
当然任何形式的抱抱和身体接触都可以提高宝宝的触觉整合。
以上文章来源于刘景宜儿童作业治疗 ,作者景宜
ABOUT US